2月14日,在四川省委農村工作會議上,沙灣區被省委、省政府命名為“2022年度四川省鄉村振興成效顯著縣(市、區)”。會議結束后,沙灣區委書記徐岳泉接受了四川發布記者專訪,他表示,這份榮譽對于以釩鈦鋼和不銹鋼為主打產業的傳統工業區而言,分量無疑是沉甸甸的,也具備著特殊的意義。

特殊意義體現在何處?徐岳泉介紹,作為傳統工業區,沙灣擁有沙灣經濟開發區(省級經開區)和兩家“龍頭企業”(德勝釩鈦公司和罡宸不銹鋼公司),釩鈦鋼和不銹鋼“兩塊鋼”是沙灣區的兩大支柱工業產業。當下,推動新型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成為沙灣區發展繞不開的命題。
徐岳泉告訴記者,目前沙灣區圍繞“四化同步、城鄉融合、五區共興”總抓手,提出了“工業反哺農業、工農深度融合”的發展思路,以新型工業化助力農業現代化,通過探索“低碳循環”向工業要能、“精細管理”向科技要效的“一產+二產”循環發展模式,助力打造工農循環產業園區。

“比如通過利用中建材等經開區企業的廢氣、余熱等,為正在建設的智慧農業產業園提供能源,實現高效能、低能耗和低排放的工農發展新模式;通過實施‘綠色循環經濟秸稈綜合利用項目’,將廢棄的小麥、水稻、油菜等農作物秸稈制作成生物質燃料,供德勝釩鈦公司用于爐渣除濕,促進企業節能降碳,形成秸稈產業良性循環?!毙煸廊嘎?,接下來沙灣區將投資3000萬元建成智慧農業產業園三期,與經開區企業達成低碳農業合作,可解決250畝大棚升溫需求,每年可節約費用300萬元;德勝釩鈦公司秸稈綜合利用項目二期建成后,可消納處理全區80%農作物秸稈(4萬噸),既解決了秸稈難以處理的問題,又讓農民增收。
據了解,近年來,沙灣區聚焦糧食安全和耕地保護大政方針政策,進一步從“石頭縫里抓產業”?!吧碁硡^耕地多沿大渡河兩岸布局,但兩岸土地土壤耕作層薄、砂石多、肥力差、收成低,不利于農作物種植,農民種植積極性不高?!毙煸廊榻B,為深度破解這一難題,去年以來,沙灣區以撂荒地整治為契機,采取“群眾積極參與、社會資本投入、國有企業兜底”的模式,通過“去石覆土”加大對此類河灘地的治理力度,將原有耕地質量等級7.05提升至沙灣區耕地質量平均等級4.1左右,實現了低效地向高效地的轉變。

“以嘉農鎮的4000畝人工河灘地為例,我們采取‘集中流轉、去石覆土’的方式,高效完成了1800畝的土地治理工作,種上了小麥、油菜、蔬菜等糧蔬作物,讓荒灘地變成‘聚寶盆’。”徐岳泉說。
據悉,沙灣區正在規劃建設國家級現代農業園區,按照“規模化、宜機化、標準化、循環化、品牌化、數字化”發展模式,堅持“品種、品質、品牌”統籌發力,全力推動沙灣區中藥材、糧食、蔬菜三大園區產業集聚成勢、提質發展。此外,沙灣區將同步出臺保障糧食安全十條措施和耕地保護二十條措施,適當提高種糧補貼,通過“園區引領、政策助力、科技賦能”,讓農民的種糧收益穩中有升,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走好“工業城市抓農業”特色產業發展之路。

川公網安備 51111102000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