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貫徹市第八次黨代會精神,關鍵在行動,核心在落實。沙灣區堅定“工旅融合發展示范區”戰略定位,將圍繞“1145”工作思路,主動融入先進制造集聚區、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和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如何做?怎么融?記者日前就此專訪了四川省樂山市沙灣區委書記徐岳泉。
記者:沙灣區如何學習宣傳貫徹好市第八次黨代會精神?
徐岳泉:我們將把學習宣傳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與學習宣傳貫徹市第八次黨代會和市兩會精神統一起來,作為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來抓。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周密安排、精心組織,引導全區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廣泛學習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和市第八次黨代會精神,確保全區上下思想認識到位、組織指導到位、工作落實到位。二是全覆蓋傳達學習。通過黨委(黨組)會議、理論學習中心組、機關干部大會等形式,全面傳達學習;組織開展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和市第八次黨代會精神進機關、進校園、進鄉村、進社區、進企業宣講活動,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群眾工作周”等載體面對面宣講,確保市第八次黨代會精神學習宣講全覆蓋、全方位,入腦入心、家喻戶曉,迅速掀起學習熱潮。三是深入學習研討。深入領會樂山未來五年發展的“345”工作思路,深刻把握市委支持沙灣重點發展釩鈦產業、研學旅游,打造“工旅融合示范區”的定位,針對釩鈦產業、研學旅游等,確定課題,組織開展專題研究、深入探討,切實將市第八次黨代會精神轉化為推進沙灣“一區兩城三基地”建設的動力、實招、行動。
記者:市委明確支持沙灣重點發展釩鈦產業、研學旅游,打造“工旅融合示范區”。沙灣區有怎樣的謀劃?
徐岳泉:我們將主動擔起市委賦予沙灣的重大使命,扛起責任、凝心聚力、主動作為,按照沙灣區第九次黨代會確定的“1145”工作思路(1個定位:工旅融合發展示范區;1條主線:農旅興區、工業強區;4條路徑:建設實力沙灣、幸福沙灣、活力沙灣、清朗沙灣;5大目標:建成沫若文化名城、沙灣新城、國家級冶金建材產業基地、國家級道地中藥材產業基地、國家級研學旅行基地),著力在“三個融入,打造三個基地”上下功夫,力爭“十四五”末,經濟總量達到300億元,早日建成“工旅融合發展示范區”,為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樂山新篇章作出沙灣貢獻。
一是主動融入先進制造集聚區建設,打造國家級冶金建材產業基地。作為樂山“一總部五基地”中的冶金建材產業基地,我們將按照“一區一基地三鏈條”工業布局,編制好沙灣經開區產業發展規劃,引領經開區優化布局、擴容提質。聚焦“兩核兩集群”,實施轉型升級行動,推進釩鈦鋼、不銹鋼產業轉型升級,著力培育一批專精特新企業,大力開展綠色招商、龍頭招商、鏈條招商,推動新型建材產業向高端產品領域拓展,打造先進冶金建材發展“雙引擎”。力爭到2025年,冶金建材產業總產值超500億元,將沙灣經開區創建為國家級經開區。
二是主動融入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建設,打造國家級研學旅行基地。依托沙灣作為樂山“名山、名佛、名人、名城”及主城區重要組成優勢,擁抱成渝、融入樂山,同城化發展,按照沙灣“一核兩帶四園”總體布局,集中力量做好“研學旅游、度假康養、人文休閑、濱水運動”四篇文章。一方面,在城市建設、旅游環境打造等方面主動融入主城區,一盤棋、一條心、一股勁推動樂山打造成渝地區“后花園”。另一方面,緊扣“大峨眉”旅游圈建設,深入挖掘、繼承弘揚“沫若文化”,以“沫若文化”為魂煥發城市發展新活力,建設“沫若文化名城”;深挖沫若戲劇、水電文化、工業遺產等資源,大力發展研學旅游,精品打造大渡河研學旅游產業園區。力爭到2025年,爭創一批國、省級文旅融合發展示范園區,創建為“天府旅游名縣”“全國研學旅行基地(營地)”“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
三是主動融入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打造國家級道地中藥材產業基地。沙灣是全國最大的川佛手標準化種植基地和全國最大的柔毛淫羊藿育苗采種基地。我們將按照“一基地兩特色多園區”發展思路,以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為抓手,在“打基礎、建基地、立支柱、上水平”上下功夫,推動川佛手、柔毛淫羊藿等中藥材產業擴面提質、壯大成勢,大力發展產品精深加工,打響“沙灣佛手”“沙灣柔毛淫羊藿”等區域品牌。力爭到2025年,發展中藥材10萬畝、“三品一標”產品達到20個,將川佛手生豬種養循環現代農業園區創建為國家級現代農業園區,打造國家級道地中藥材產業基地。

川公網安備 51111102000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