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在“中國川佛手之鄉”——沙灣區,陽光下的果園里,果農們正忙著采摘一顆顆青翠欲滴、形態各異的佛手柑。

打破傳統認知的是,這些佛手柑并非是熟透了的金黃色,而是提前“搶鮮”上市的青果子。以往,這里種植的佛手柑需要成熟后才能上市,如今果農們大膽創新,把處于青翠的觀賞期的佛手柑也變成了“致富果”,讓青佛手柑成功“C位出道”,成為市場新寵。

“這兩年買青果子的人越來越多了,我們也沒有想到現在需求量這么大。”種植大戶李紅梅邊麻利地包裝青佛手柑邊感慨,“云南、安徽、湖北、廣東那邊的很多采購商都來找我買青果子,簡直忙不過來。”

這抹“青翠”憑什么逆襲?瞄準的是新消費浪潮。在廣東等地,青佛手柑被當作清供雅物、文玩“貢果”,身價不菲。同時,它獨特奇趣的外形和清幽香氣,也擊中了當下年輕人追求小眾品味與雅致生活的“心巴”,線上線下需求持續激增,市場熱度直接轉化成了果農口袋里的“真金白銀”。
“一般藥廠收購佛手,一斤賣兩元左右,現在賣這個觀賞果老百姓的收入最少翻三倍。”李紅梅告訴記者,實實在在的收益提升,讓果農們嘗到了甜頭。
打破農產品“唯成熟論”的傳統思維,青佛手柑“搶鮮”出道,捕捉到消費升級和小眾審美的興起,把“等待成熟”變為“創造價值”,這片青翠,映照著農業創新的活力——未熟也能先“甜”,沙灣區鄉村振興的路子正越走越寬。

川公網安備 51111102000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