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委九屆九次全會深入研判當前文旅融合發展趨勢,圍繞“沫若故里·韻動沙灣”文旅品牌,科學提出了“133”文旅發展思路,以更加有力的舉措和更加務實的行動,努力走出一條展示沙灣特色、彰顯沙灣魅力的文旅深度融合發展新路子。“133”文旅發展思路是什么?怎么干?
“133”文旅發展思路:“一城三地三區”一城即沫若文化名城;三地即戶外運動首選地、康養休閑旅居地、影視拍攝取景地;三區即農旅融合精品區、工旅融合示范區、文旅消費活力區。
建設“沫若文化名城”
建設“沫若文化名城”,是立足沙灣人文底蘊,回應省、市關于名人文化部署要求的核心內容,是“沫若故里”品牌打造的具體抓手和具象化演繹。
郭沫若是沙灣乃至樂山最大的名人文化IP。沙灣將圍繞擦亮世界級文化IP、打造國家5A級旅游景區、建設“三河九島”現代新城三個方面,持續加大對沫若文化的研究闡釋和宣傳推廣,加快推進郭沫若故居創建5A級景區,將沫若文化元素有機融入城市建設,不斷豐富拓展沫若文化的內涵和外延,讓沫若文化能得到更大程度的認同、更大范圍的宣傳。
打造三張“新名片”
打造“戶外運動首選地、康養休閑旅居地、影視拍攝取景地”新名片,是基于沙灣豐富的山水資源稟賦和現有發展基礎,主動融入全市高質量戶外運動目的地建設、大峨眉中醫藥文旅康養深度融合走廊建設、全國影視指定拍攝景地建設,這三張“新名片”既有“內在之韻”,也有“外在之動”,是“韻動沙灣”品牌打造的核心支撐。
打造戶外運動首選地
沙灣將從山、水“兩個維度”布局戶外運動矩陣,開發建設大峨眉山系山地戶外運動帶、加快建設大渡河水上特色旅游航道,打造設施完善、服務優質、賽事豐富、國際知名的戶外運動首選地。
打造康養休閑旅居地
沙灣將以“山水雙廊,動靜皆宜”為思路,加快建設峨沙康養走廊這一“山廊”,積極參與共建大渡河生態文化旅游走廊這一“水廊”,全方位提升康養旅居產業發展能級。
打造影視拍攝取景地
沙灣將著力做響“沙灣拍好劇”品牌,從基礎硬件提升、消費場景打造、對外宣傳交流等方面鏈接更多優質資源,讓光影流量成為沙灣文旅發展的“破題之選”。
建設融合發展“三區”
推動“農旅融合精品區、工旅融合示范區、文旅消費活力區”全業態融合發展,是結合沙灣產業實際,加快“文旅+百業”“百業+文旅”協同發展的路徑和突破口,有助于進一步激發文旅產業發展活力。這“三區”環環相扣、有機統一,共同構成沙灣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的堅實框架。
建設“農旅融合精品區”
沙灣將因地制宜差異化發展鄉村特色旅游,培育城郊休閑、田園民宿、景觀農業等新場景,讓鄉村文化走向“遠方”,讓鄉村旅游更有“詩意”。建設“工旅融合示范區”沙灣將繼續挖掘鋼鐵、水電等具有沙灣地域特色的工業旅游資源,打造一批研學旅游點位、保護開發一批工業遺產,推動工廠“蝶變”景區,讓沙灣工業釋放新魅力。
建設“文旅消費活力區”
沙灣將重點營造新的消費場景,培育研學經濟、劇院經濟、夜間經濟、美食經濟,將“天上的街市”變為“人間的煙火”,讓沙灣人住沙灣、外地人來沙灣,讓“流量”變“留量”,實現“文旅搭臺、經濟唱戲”。
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培育壯大文化旅游業。沙灣已經找好了切入點、立足點、突破點,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沙灣正蹄疾步穩,用力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奮力將沙灣建設成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上的璀璨明珠,讓"沫若故里"煥發光彩"、韻動沙灣"綻放魅力。

川公網安備 51111102000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