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呂容芳,女,54歲,一級教師,沙灣小學語文教師、班主任。任教34年以來,一直擔任語文教學和班主任工作。她熱愛教育事業,熱愛每個孩子,關心每個孩子的身心健康,是孩子們的良師益友。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引領孩子們熱愛學習,熱愛勞動,養成良好習慣,為自己的人生打好堅實的基礎。
細節入手,養成習慣
每次接到一年級新生,呂容芳都耐心地從作息要求、常規訓練、勞動養成教育開始,注重每個年段的品格教育。教育孩子們熱愛每一門學科,積極參加各項有益的活動,提高自身素養,努力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優秀小學生。

有序的校園生活:有序排隊,輪流值日、依次打飯。每個同學都要輪流承擔盛飯、盛菜、還桶的勞動。到二年級了,孩子們逐步學會了獨立打掃教室衛生,做到地面干凈,桌凳和勞動工具擺放整齊,值日班長檢查,關電源,再帶隊離校。做到善始善終,養成良好的習慣。運動會比賽和觀看、入隊儀式等活動都要求有序。讓孩子們盡可能取得好成績,同時也做文明觀眾。
有序的個人生活:每天布置整理書包、書桌、書柜,自己打造舒適的學習環境。人人學會整理床鋪,整理衣柜、鞋柜,自己營造舒適的休息環境。
多彩的活動,豐富的生活
呂容芳積極組織孩子們參加各種有益的活動:一個都不能少。盡量讓每個孩子參與其中,增強體驗感。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分享成果,分享快樂
無論讀書分享、小報制作、講故事比賽,還是運動會、郊游等,呂容芳都會關注到每個孩子的生活點滴,拍攝他們的歡樂瞬間,上傳到班級群里,與大家分享。留下孩子們成長的足跡,永久保留在群相冊里。
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幸福
孩子們在勞動中體驗幸福,在幸福中逐漸養成良好的習慣。呂容芳盡量把舞臺留給孩子們,把最棒的贊美送給孩子們,把最甜的禮物獎給孩子們,孩子們也把最好的成績展現給呂容芳,把最寶貴的獎牌掛在呂容芳的脖子上。孩子們是幸福的,呂容芳也是幸福的。
34載春秋流轉,呂容芳始終以“勞動”為筆、以“習慣”為墨,在沙灣小學的三尺講臺旁書寫著教育的溫情。她從細節處雕琢品格,用活動點亮童年,用分享留存成長,讓“有序”成為孩子的日常,讓“勞動”化作幸福的源泉。這份扎根教育的堅守,不僅為孩子們的人生鋪就了堅實底色,更詮釋了“優秀班主任”的深刻內涵——以愛育愛,以行導行,讓每一顆童心都能在習慣的滋養中,成長為向陽而生的林木。

川公網安備 51111102000101號